《經濟參考報》記者4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進一步推動跨省份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環保部正在擬定涉及19個省份的考核辦法,其中包括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投運率、機動車黃標車淘汰率和尾氣檢測率等多個指標,并爭取對空氣質量實施一票否決制。
記者獲悉,環保部正在制定的考核辦法中,“規劃年度考核”與“終期評估結果”將向國務院報告,作為地方各級政府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對項目進展緩慢、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實施階段性建設項目環評限批。
在本輪長時間、大范圍、重污染天氣前夕,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就發布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而早在2010年,環保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城市城區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擴建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
但記者從今年地方兩會的公開信息中了解到,多地紛紛“著墨”重化工項目,而這些地區恰恰是環保部通報的1月份受到霧霾天困擾的地區,也是《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所覆蓋的地區。例如,河北強調加快中石油華北石化千萬噸級煉油、中煤科工唐山煤機裝備制造等項目建設;蘭州提出力爭鐵建重工等項目建成投產,對接抓好中國化工、柳工機械等在談項目;武漢提出確保80萬噸乙烯、800萬噸煉油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推動甲醇制烯烴等一批項目簽約落戶。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一位接受環保部決策咨詢的教授對記者表示,這些區域中心城市的空氣質量已經不太好了,上述新建項目無異于“雪上加霜”。他認為,上述地區應盡快推行“增產減污”的減量置換措施,即新建項目增加的污染物排放量,必須用該區域內其他項目的1 .5倍至2倍污染物削減量進行替代。他表示,氣候干燥、大氣自凈能力差的北方城市,必須嚴格限制重化工項目。
“各自為戰”難以解決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4日發布的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2013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講話中稱,在京津冀、長三角等跨省區域,考慮成立由環保部牽頭、相關部門與區域內各省級政府參加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
“上個月受灰霾影響最重的城市,恰恰不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區域中心城市,而是石家莊、邯鄲等二三線城市。所以,城市參與聯防聯控,既是保別人,更是保自己!杯h保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柴發合表示,部分地區治理大氣污染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是發達地區急著把部分高污染行業“扔出去”,而不管周邊地區是否具備環境承載力;一是欠發達地區對大項目的利稅、就業、G D P拉動作用十分“饑渴”,先落地再監管,先污染再治理。
柴發合認為,一方面,產業轉移不能蛻變為污染轉移,只有在產業提升、技術改造的前提下,欠發達地區才能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另一方面,發達地區應對欠發達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幫助,包括考慮建立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基金,由中央財政部分出資,區域內各地方共擔轉型成本,共商資金投向。
“欠發達地區‘彎道超車’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味鼓勵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項目上馬,就要為此付出沉重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代價!杯h保部規劃研究院一位專家說。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